英国往往被外界视为思想较为固执且传统的国家,但在军事技术领域,英国人的创造性并不差,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就诞生于英国。不仅如此,作为人类打造过的尺寸最大的武器,航空母舰这一舰种亦由英国发明,英国也是世界上航母运用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。然而,身为英国最新型国产航母的“伊丽莎白女王”级航空母舰,自服役后就传出了一连串坏消息,如舰体漏水、配不齐舰载机和舰载机坠海等。如今,该级舰的二号舰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又遇到了不小的麻烦……

英国“伊丽莎白女王”级航空母舰

据环球时报报道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的左右两侧发动机传动轴均出现故障并损坏,而这艘新锐航母的服役时间还不到两年。说来讽刺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交付英国皇家海军不久后,就在去年8月被曝出现故障,然后就被送进了位于苏格兰的造船厂维修连接右侧螺旋桨的主轴。修了几个月后,船厂方面却宣布发现航母左侧主轴也有类似的故障。更离谱的是,两条主轴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安装时“均未对准”,导致传动轴发生偏移,继而在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振动和磨损。

大型舰艇的传动轴

也就是说,这艘7万吨级航母早在建造阶段,就留下了这么个难缠的病根。至于解决办法,只能是在船厂内拆掉出故障的主轴,然后安装两根新的传动轴,无论是金钱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颇为巨大。最要命的一点是,更换主轴需要对舰体进行一番“开膛破肚”,对舰体结构有着直接的损害,等于直接让这艘新舰减损了不少寿命。而若是在收尾工作中没做好密封工序,那该舰很可能会再度遇到漏水问题。

英国航母在建造中就埋下了隐患

在宝贵的航空母舰上出现这种本可在建造过程中避免的低级问题,从本质上来讲还是英国在冷战结束后放弃大部分制造业所致,即“去工业化”造成的一连串恶性循环结果。与近些年的俄罗斯相似,英国也开始出现某种“印度病”,在军工层面上表现为生产效率不断下降、新型装备的研发成果越来越少,以及武器制造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,结果就是英国的军事工业逐步难以保持世界先进水平。对于英国海军来说,此类麻烦或许还只是个开始。

船厂工人很可能没好好干活

考虑到制造业中的机加工领域属于人员待遇相对较低,但工作强度却很高的工种,故不排除英国造船厂中的大部分此类工人都并非来自本土,而是由印度等地的移民工人组成的。这些移民需要工作,但未必会踏踏实实地干活,再加上船厂方面的质量管控工作可能也有明显的漏洞,于是就给航母埋下了这么一个大雷。更进一步来想,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英国航母身上的雷不止这一个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在维修和检查期间,说不定还能查出某些新的隐患……

航母这种大国重器不容有失

二号舰出了事,那身为一号舰的“伊丽莎白女王”号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潜在问题呢?只是因时间尚短而暂未暴露?恐怕只有天知道了。而对于同样在国产大型航母之路上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,英国航母的遭遇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一件事,即装备制造质量和质量管控工作绝不能有丝毫的携带,航空母舰这种大国重器的身上,不容出现此类低级失误。